人民網(wǎng)>>國際>>國際專題>>會議-論壇-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我眼中的中國和法國”征文>>征文作品

一個人的旅行

JANE

2014年10月22日10:49    來源:人民網(wǎng)-國際頻道    手機看新聞
一個人的旅行

2014年農(nóng)歷新年,跟家人吃完團年飯后,我只身回到北京,搭乘法航的班機,飛往巴黎,開始了讓我向往已久的法國之旅。

之前并不是沒有去過法國。在歐洲跟團匆匆游歷一番后,再次出發(fā),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法國。我要去看盧浮宮,要去看奧賽,還要在巴黎的小街小巷漫步,以彌補上次出行的遺憾。

出發(fā)之前,親朋好友難免擔心:

“法國人不喜歡說英語,據(jù)說在大街上用英語問路會被拒絕!

“巴黎治安很差啊,你一個人要當心。”

這些問題被提過多次,我開始還不以為然,聽得多了,心里也有點發(fā)毛。出發(fā)前,給一個在法國生活過多年的朋友打電話,問了一個傻問題:“我要在巴黎搭乘歐鐵去科爾馬,行李放哪?會不會被搶?”朋友笑笑說:“貴重物品隨身帶著,行李箱鎖好。剩下的,就享受旅行吧。你是去旅行的啊。這樣擔驚受怕不是白瞎了機票嗎?”一語驚醒夢中人。

一段行程,一旦開始,重要的就是投入其中。所有經(jīng)歷都是旅行的一部分。

我不是旅行達人,方向感很差,也不太善于跟陌生人打交道,但孤身一人的法國之行比我想象的要美滿得多。

如果說上次去巴黎,震撼我的是博物館里的藝術(shù)品,那么這次去巴黎,讓我回想起來還會嘴角上翹的是我遇見的那些法國人。

我住在鐵塔附近一片老城區(qū)里,酒店很小,老式電梯小得只能容下一個人一個行李箱。街角有一個水果蔬菜店。在店里買過一次水果后,每天早上,我路過店鋪,店里的小伙子總是用力揮著手高聲向我打招呼:“嘿,中國女孩,早!”我回他以笑臉:“早!”果蔬店的對面,是一個面包房。我?guī)缀趺刻煸缟隙紩ツ抢镔I面包。早上光顧面包店的,也大多數(shù)是附近居民。店員不太會說英語?匆娢襾恚麄冇袝r會從后廚把會說英語的店員拉出來為我服務(wù);有時就靠彼此比劃,也能明白大致意思。有一次我正排著隊,站在我身后的一位老太太用英語跟我打了個招呼,磕磕巴巴地說:“待會兒我來幫你,他們不太會說英語。你想買什么,告訴我就行!崩咸珴M頭銀發(fā),說話時面帶笑容,溫暖得像天使。我連聲說謝謝。當我在她的幫助下買好面包,轉(zhuǎn)身再次跟她道謝,她依舊是一副和藹的面容,叮囑我:“拿好零錢哦!

2014年是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巴黎的大街上能看到慶賀中國新年的海報。在商店購物,服務(wù)員看見我的護照信息,都會說一聲“新年快樂!”在西堤島的歐舒丹店,店員很認真地向我請教中文,“歡迎光臨”“你好”“謝謝”。他們說這幾年中國游客越來越多,要是能用中文和顧問打招呼,會顯得更熱情一些。

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旅行,問路是少不了的。傳說中用英語向法國人問路會遭冷臉,從我自己的經(jīng)歷看,那只是個傳說。

我在巴黎的第一天,去了吉美博物館。本來出了地鐵就很容易找到矗立在路口的博物館,可是我被路邊的早市吸引,一路逛下去,跟博物館反了方向。從早市出來,我發(fā)現(xiàn)自己站在一個僻靜的小區(qū)中,周圍幾乎沒有行人。我沒帶地圖,僅僅記了一個集美的地址。沒辦法,只能去問路。身后一位中年婦女邊抽煙邊爬坡,向我走過來。我連忙跟她打招呼,指著小本上用法文和英文寫的吉美博物館的地址,問她是否知道在哪?我巴拉巴拉說完后,這位女士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的本子,沉思了一下。顯然她明白我在問路,但是她不會說英文。她思索片刻,用很慢的語速對我說了一通法語,見我還在那發(fā)呆,便指了一個方向。又重復了一遍剛才說的話。好在英語跟法語有遠親關(guān)系,我即便不懂法語,也聽明白了她說的“咖啡館”,再看看她的比劃,大概是讓我看見咖啡館再轉(zhuǎn)方向。我用力點點頭,用法語謝過她,再一直往前走。果然路邊有一個咖啡館?墒强Х瑞^在一個十字路口,要往哪邊走,我又猶豫了。我站在路邊心里在擲骰子定方向的時候,剛才那位女士從另一個方向踹著粗氣跑過來,站到我身邊,向我指了左邊的方向。她看見我在路邊沒有動,怕我走錯路,特意跑過來。這段路是坡路,跑起來還挺費勁。我一時又驚訝又感動。但除了一個勁說謝謝,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我對她善意的感激。她見我明白了她的意思,很淡然地揮揮手,朝另一個方向走去。她確實很酷——不笑,但我感受到了她酷酷外表下的熱情。

這僅僅是旅行過程中的一次問路。我記不清這一路上向多少陌生人發(fā)出過求助。在科爾馬,我拖著行李箱去酒店時,天雨路滑,不小心摔倒了。立刻有人跑過來攙扶我,詢問我有沒有受傷?在火車站候車時,坐我旁邊的阿姨得知我要去巴黎,很熱心地為我指點應(yīng)該去哪個站臺搭車。在科爾馬駐留時,遇到的當?shù)厝思幢悴粫f英語,也從沒給我過冷臉。倒是越到后來,我越發(fā)希望自己要是能多會說一些法語就好了。如果能用他們的語言跟他們交流,我的旅行會更有收獲。

離開巴黎的那個早晨,我步行去鐵塔,想給自己投寄一張明信片。去得太早,鐵塔腳下的郵局還沒開門。轉(zhuǎn)悠了一圈,遇見一個背包客。我請他幫我買一張郵票,投遞出這張卡片。這位來自南美的小伙子愉快地答應(yīng)了。巴黎是他歐洲游的第一站,接下來要去意大利。我問他是否喜歡巴黎,他眼眸里閃著光,說“當然!”我說我也很喜歡這里,已經(jīng)是第二次來巴黎了,但仍然沒有玩夠。他笑著說,確實很美,可以再來。

聽完這話,來自不同國度的我們,彼此會心一笑,也許都在心里許愿:再次回到巴黎!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覃博雅、常紅)

相關(guān)專題



注冊/登錄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wù)協(xié)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qū)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