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局下的緊迫感
丁 剛
剛剛在柬埔寨金邊閉幕的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有兩個主題需要給予更多關注,它們所具有的深遠意義將會遠遠超過被某些西方媒體反復炒作的南海問題。
其一是東盟再次強調要把2015年啟動經濟共同體(AEC)作為首要戰(zhàn)略目標;其二是東盟與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6個自由貿易區(qū)伙伴國確定了“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談判的啟動時間。
東盟著力推動的這兩件大事,體現了東盟急欲通過加強區(qū)域內部合作來提升自身實力的戰(zhàn)略緊迫感,同時也清晰表明,東盟希望將自己打造成整個亞太地區(qū)經貿合作平臺,進而成為亞太政治、經濟格局中重要一極的長遠考慮。
東盟走向經濟一體化,肯定會面臨一連串的政治、經濟、法律方面的困難。但是,現階段更值得關注的不僅是東盟將會如何克服困難,更是東盟內部正在不斷加強的一種共同愿望。這種共同愿望是東盟未來合力能否增強的關鍵所在。如果說亞太地區(qū)的政治、經濟格局未來將面臨重構,那么東盟合力的增強,必然會對重構形成更大影響。
東盟的緊迫感與東亞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動相關。兩個因素在影響著東盟的走向:一是中國的迅速發(fā)展;二是美國的“重返亞洲”。在經濟上,東盟越來越倚重中國;但在軍事與安全上,一些東盟成員國仍寄希望于美國的管理。這種兩面性不可能持久。
隨著中國的發(fā)展,東盟與中國的經貿聯系必然會更加緊密,中國也將在政治、經濟等各個層面成為這一地區(qū)具有強大影響力的大國。而考驗華盛頓智慧與戰(zhàn)略膽識的真正問題則在于,美國會否在促進這一地區(qū)繁榮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做更多實實在在的事情。
東盟不會依附于別國,更不愿意在美中之間選邊站,東盟需要對國際事務擁有更大的發(fā)言權,更需要首先在經濟上自成一極,這是符合世界格局多極化發(fā)展趨勢的選擇。顯然,東盟著力推動經濟一體化,就是朝著這一目標努力。
亞太這個寬廣的舞臺,不僅有一些大國站立其上,還有在世界經濟中占有重要分量且不斷融合的東盟。不斷發(fā)展的東盟將成為一種推動區(qū)域合作的強大動力,并成為決定亞太政治、經濟格局未來走向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