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國際>>國際專題>>會議-論壇-周年>>中法建交50周年>>“我眼中的中國和法國”征文>>征文作品

法國走進中國人的生活

王為

2014年09月09日09:18    來源:人民網(wǎng)-國際頻道    手機看新聞

她是一個在歐洲大陸上最浪漫的地方,是一個擁有葡萄美酒的國度,是一個能供應一個人一年吃三百六十五種不同奶酪的國家。如果把法國比作一個人,那么他是一位非常倔強,很講究獨特性并且善于享受生活的人,這是法國。

法國與中國

在地理上法國似乎離我們很遠,但是在生活中法國似乎和我們息息相關。我們看著蘇菲?瑪索演的電影,我們欽佩軍事奇才拿破侖,我們手里抓著法國時裝雜志《Elle》,法國離我們其實并不遠,隨著國際文化的大融合,法國其實一點一滴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中,只是我們從未發(fā)覺。

當老師在講臺上向我們講述世界另一端的法國,我們的腦海中并不是一片空白的,我們的腦海中可能會出現(xiàn)一個地球儀,我們會開始定位,歐洲西部,南臨地中海,西瀕大西洋;國土好似六邊形的法國也會出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再者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語言——法語可能也會在我們的耳邊縈繞;然后歷史上的法國大革命也會在腦中閃過,其實法國離我們并不遠,而我們對它也不是一無所知。

中法建交

當然,法國與我們的聯(lián)系不僅僅是存在于這個世界大融合的地球村的時代。早在50年前,法國與我們就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1964年,整整50年前,那個處于歐洲大陸遙遠的法國,與我們建交。中法兩國作為不同意識形態(tài)陣營里的重要角色,1964年宣布建立外交關系,對戰(zhàn)后國際關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兩國建交,不僅是國內(nèi)政治及謀求獨立自主大國地位的需要,亦是當時國際局勢和環(huán)境影響下的必然選擇。

1964年1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法蘭西共和國宣布建立外交關系,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反響,法國成為西方大國中打一個突破意識形態(tài)堡壘與社會主義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國家,而建國15年后的中國也第一次與西方大國有了直接的對話。中法兩國建交,有力地沖擊了大二次大戰(zhàn)后形成的兩極格局,打破了美國長期股利中共、制造“一中一臺”的圖謀,開創(chuàng)了兩個不通用意識形態(tài)大國求同存異、合作發(fā)展的典范。

法國對中國的影響

一個與中國相隔海洋、大洲、時差的國家,是如何對我國人民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的呢?是她優(yōu)美的生活方式吸引著我們,是她獨特的文化背景產(chǎn)生的魅力感染著我們,是她先進的思想方式值得我們?nèi)W習。

在生活中,法國的奢侈品進入我們的生活,那是高雅、品味的象征;法國的電影走進我們的心坎,那動聽的法語與法國獨特復古的街道與法國人的生活方式,呈現(xiàn)出來的法國文化是那樣的打動你我;而法國在教育方面以兒童為本的思想更是值得現(xiàn)今中國教育去學習。

當前的法國教育

法國是歐洲大陸相對傳統(tǒng)和保守的國家之一。在當代的教育方面,它由傳統(tǒng)向現(xiàn)代化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改革和探索的長期的復雜的過程。當代法國教育體制是根據(jù)1975年教育改革建立起來的。新體制建立的目的在于消除傳統(tǒng)體制結(jié)構(gòu)僵化。當前,法國學校系統(tǒng)由小學5年、初中4年和高中三年構(gòu)成。

1. 法國舊制度下的初等教育

舊制度下,天主教會與世俗王權(quán)結(jié)盟而取得法國國教地位,在王權(quán)的支持下辦大學,力圖將教會學校開辦至全國各地。在教會的努力下,到法國大革命前夕,法國初等教育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全國各教區(qū)幾乎都開設了初等學校,邊遠山區(qū)也不例外。

王權(quán)幾乎沒有采取人和普及基礎教育的措施,而將學校的組織、管理、財政等權(quán)力交與天主教會全權(quán)掌管,教會在初等教育領域的壟斷地位因而得以確立,宗教教育也自然成為初等學校的基本教育內(nèi)容。從客觀上來看,教會的卻對法國初等學校的建立和發(fā)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考察舊制度下的法國初等教育狀況,尤其是天主教教會辦學的宗旨和手段,可以從中窺見大革命后乃至整個19世紀,天主教會與共和政府在初等教育領域的敵對和爭斗的根源,從而深刻理解共和政府為何決意將宗教教育從公立初等學校中剝離去,禁止教會人士涉足初等教育領域,并將初等教育機構(gòu)轉(zhuǎn)化為政府的公共的機構(gòu)。

2. 現(xiàn)今法國的學前教育

除了義務教育階段,法國學前教育的體系也是十分完善的,法國的學前教育機構(gòu)主要是幼兒學校,以2~5歲幼兒為主要對象,實行“免費”、非義務教育。也就是說,只要你想要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你的孩子就能免費享受學前的教育。

由于該政策的實施,使得法國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的比例非常高,2010年法國教育部公布的教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09年法國全國(包括本土和海外領地)2歲幼兒園入園率為15.2%,3~5歲幼兒園入園率則高達100%。可以說,法國是世界上學前教育入園率最高的國家。

2.1 法國幼兒園的教師

法國對其幼兒園教師是嚴格把關的,早在1887年,法國政府就把學前教育納入了國民教育體系,并通過立法明確幼兒學校教師與小學教師為同級教學人員,統(tǒng)稱為小學教師或初等教育教師,均屬國家公職人員。

20世紀90年代以前,法國幼兒教師一般是在省級師范學校培養(yǎng),入學考試相當嚴格,考生首先要通過身體檢查和音樂、美術能力的測驗,然后在參加兩次筆試和一次口試,以上各項測試均合格者才能被錄取成為正式學員。

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幼兒學教師的質(zhì)量,使得法國學前教育體制更加完善,讓孩童的家長放心地把孩子送入幼兒園,給及孩子質(zhì)量良好的教育。

2.2 法國學前教育引發(fā)的思考

法國學前教育層層把關,為了使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法國教育部絲毫不敢怠慢,因為幼兒時期一個教師的教育,對一個幼童的影響是很大的,因此對教師的篩選是非常重要的。我國由于很多的學前教育機構(gòu)都不是由國家來管理,很多機構(gòu)甚至是不正規(guī)的,并且很多機構(gòu)會認為幼兒教育的內(nèi)容是十分簡單的,對教師的要求也并不嚴格,那么幼兒教師的質(zhì)量又如何保證?孩子的成長又有什么保證呢?因此,我認為法國的學前教育對于我國是有很多借鑒之處的。

3. 法國的小學教育

法國的小學教育為五年制,即六至十一歲。傳統(tǒng)的法國小學教學形式是一個教師教一個班級,小學教育的課程及課時分配都是由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定。后來由于義務教育年限的逐步延長,中學入學考試制度的取消,對法國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目標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自從一九六九年以來,法國小學的教育內(nèi)容和課時分配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和改革,用更為全面,更為靈活的課程表,把每周九十分鐘的科學課并入了更為廣泛的課程——綜合文化活動課程。綜合文化活動課程包括科學、歷史、地理、手工、音樂、繪畫。課時增加到每周七小時。法國人認為,采取上述措施是基于這樣一種思想:小學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生理、情感和任職的發(fā)展,使學生掌握一般的工作方法,促進學生更好地社會化。

3.1. 法國的小學教師在職培訓

法國小學教師在職培訓工作居于世界前列。早在1971年歐洲教育中心在一份對歐洲各國教師在職培訓情況的調(diào)查報告中就曾確認法國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制度是“最先進的”。

50年代初期,法國提出了在職教師培訓的兩個不同的、互相平等的目標,其一是教師教學的革新與職業(yè)發(fā)展;其二是教師的個性發(fā)展。同時,法國又提出,只有實施制度化條款,教師在職培訓才會有成效。

3.2. 法國小學導師包辦制引發(fā)的思考

法國的小學采用的是導師包辦制的教學制度。對于這方面的爭議還是很多的,相較于國內(nèi)小學就采用的學科教學制度,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關于小學老師包辦幾乎所有的科目我想談談我的看法,由于在我初中的時候我們?nèi)也艔呐_灣搬到北京,因此在初中以前我是在臺灣念書,而在臺灣小學也是采取這樣的模式,而初中采取的是學科教學的方式進行。

臺灣小學的導師(班主任)是教學生幾乎所有的科目:語文、數(shù)學、公民(思想品德)、體育、書法等都是導師一手包辦,而英語、音樂、自然科學及社會人文是由科任老師上課。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學科教學更為專業(yè)、專攻,但是我認為小學的老師教給學生的更多的不是專業(yè)知識,而是一種價值觀念、一種勤奮的精神、一種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與做人處事的態(tài)度,而不是需要一個專業(yè)知識更強的人來教小學生,因為小學學習的內(nèi)容并不用很高深的專業(yè)知識,但是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關鍵期,這時候?qū)W生身邊人對他的指導將會對他造成很深遠的影響,因此我認為導師包辦制會使學生與老師更加親近,使老師更加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并且及時地給及學生相應的幫助,當然這對教師的要求就比較高了。

因此我認為法國在小學期間采用的導師包辦制,是值得我國小學借鑒的制度。

PISA測試引發(fā)的教育討論

近來教育界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就是關于PISA考試,一種國際性的科學的評價方法,可強化對考生知識面、綜合分析、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的考察,上海的學生在該考試中取得第一的良好成績。關于PISA考試引發(fā)教育界的熱烈討論,關于東西方教育的成績差異有了不同的看法,在2012年度的PISA測試中東方國家:中國上海、新加坡、日本、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而歐美大國的成績卻并不理想,往年成績較好的芬蘭,在這次的考試排名卻也退至12名,德國、法國、美國及歐洲發(fā)達國家的成績都不如中日韓等亞洲國家,這在世界的教育引發(fā)了很多討論。

有人認為中國上海既然在PISA測試中均取得良好的成績,并且在PISA測試中的內(nèi)容并不僅限于書本上的知識,為何還總是向西方學習?

有人認為PISA測試的結(jié)果并不能代表中國的教育的成果,由于家長及老師給孩子的壓力過大,導致孩子在任何的“考試”中有一種為了追求完美不惜付出一切代價的執(zhí)著,所以才有了這樣的成績。

歐美國家在PISA測試中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是他們培養(yǎng)出的人才仍很好地建設國家,為社會做出貢獻,德國培養(yǎng)出的人才仍然制造出精良的汽車,法國的時尚依舊引領世界潮流,獲得最多諾貝爾獎的國家仍是非美國莫屬,因此這個考試并不代表中國的教育不存在問題,當然我國的教育有值得稱道的地方,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我們需要走出去看一看世界別國的教育,我們要保留我們教育的可取之處,借鑒別國教育的優(yōu)點,使我國的教育制度更加完善。

兩國關系的愿景

隨著世界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以及交通的便利,全球化的進程迅猛推進,中法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這不僅僅是在政治上的友好關系,也不僅僅是在經(jīng)濟上的密切交流,更多的其實存在于人民對法國的認識逐漸加深的過程,通過種種資訊的傳播,人們在新聞上、報紙上、雜志中、電影里以及各種媒介認識法國,走進法國,這是一個漫長而美好的過程。

文化的美是沒有國界、沒有民族的隔閡,站在世界的土壤大地上,我們都能夠靜靜地欣賞這份美麗,法國的文化中有很多值得我們?nèi)パ芯、探索的?nèi)在,即便是擁有著五千年文化的中華兒女也不容忽視的,在法國的盧浮宮內(nèi)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nèi)ビ眯钠肺兜乃囆g,那些美麗跨越時空、跨越國界站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只要用心,便能體會。因此希望中法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法國文化有它的優(yōu)雅,中國文化有它的大氣,兩個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必定產(chǎn)生美麗而絢爛的火花。

在教育的領域,由于是在學習教育專業(yè),因此在初步了解法國教育時,認為非常值得我國教育界重視。雖然不可能存在一種完美的教育體制,但是總有最不壞的教育制度,以兒童為本的教育是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遵從大自然的生長規(guī)律為原則的教育。從對幼兒時期開始,法國的教育便開始了,法國重視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投入,甚至為此提供了相應的假期,以便在孩子成長的初期,父母能夠在孩子身邊給予孩子到位的愛和教育。

最后殷切的期盼在未來的日子中,中法關系會愈加友好、密切!

分享到:
(責編:王玨忱(實習生)、常紅)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xié)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qū)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